健康百科, 營養專欄

轉個彎,跨越減肥停滯期

無論用什麼方式減肥只要有認真執行減肥初期效果很明顯有感不過一段時間後體重突然卡住讓人心急又沮喪即使是用健康的方式減肥也一定會遇到卡關停滯的時候!別擔心這些現象都是正常的!!!

為什麼會遇到體重停滯期

大家都知道減肥就是控制嘴+邁開腿」,當你開始注意飲食讓吃進來的熱量變少搭配加強運動讓身體活動所消耗的熱量變多造成熱量赤字」,體重也會開始明顯下降而這時候會讓大腦誤以為少吃多動是遇到了生存危機啟動保護機制讓基礎代謝率下降避免熱量入不敷出影響生命安全經過了一段時間後,身體就會產生適應的現象,吃進來的熱量與消耗出去的重新達到平衡,體重就會停滯不前,所以「停滯期卡關」是身體為了適應熱量攝取減少,所做出的正常反應

減肥計畫開始多久會遇到停滯期? 停滯期又會持續多久?

減肥計畫執行多久會遇到停滯期?停滯後多久能夠突破呢?其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有些人執行到第4周大約減了23公斤就卡住了也有人減了半年才開始出現停滯現象而停滯時間通常大約是2~4周也有人超過1個月以上這也是容易讓人放棄減肥計畫的關鍵時機

【一字訣 跨越減肥停滯期】

首先想想看在減肥計畫執行期間有沒有可能因為某些原因造成體重停滯的假象呢?

【分辨真停滯or假停滯】

  1. 只量體重不量體組成:只單純看體重看不出體脂肪及肌肉的變化也沒有搭配腰圍量測很容易以偏概全看不到自己體態的進步也很容易在減肥初期肌肉量下滑速度太快而不自知
  2. 量測時間不固定:若是沒有固定時間穿著輕便衣物固定一台儀器進行量測也無法比較出真正的變化所以最好的量測方式是早晨空腹排空膀胱後穿著輕便衣物用同一台體組成機做測量
  3. 經前水腫:月經前一周因黃體素的關係,易造成水份滯留,體重可能會增加1~2公斤造成減肥卡關的現象
  4. 壓力大、熬夜:壓力與熬夜會導致壓力荷爾蒙可體松(cortisol)分泌增加可體松會增加糖質新生路徑,使葡萄糖在血中濃度上升並破壞胰臟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同時造成腹部脂肪堆積增加胰島素阻抗風險更容易產生飢餓感而出現不可控制的暴飲暴食
  5. 吃太鹹、水喝太少:吃太鹹攝取過多的鈉或是水喝太少都會導致血中鈉離子升高這時候身體會想辦法留住更多水份來稀釋血中的鈉就容易造成水腫影響體重
  6. 便祕:當減肥開始飲食控制可能會因為食量變少加上油脂水份及纖維攝取不夠都可能出現便秘加劇的情形而影響到體重變化
  7. 藥物:有些藥物例如:類固醇荷爾蒙及精神科用藥會有使增加體重的副作用因此如果在減肥期間有服用相關藥物也會影響到體重變化喔!以上情況若是有符合那你就是”假停滯”只要修正這些問題基本上就可以順利讓體重繼續往下掉了!但如果上述情形都不符合就可能是真停滯喔!

只要一個字 就能突破真停滯的關卡

突破真停滯不需要吃得更少或是動得更多只要記住一個字〝變〞

而〝變〞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率更快速跨過停滯期!

重新檢視你的減肥計畫並從中做出變化因為減肥持續一段時間有些人的計畫容易出現僵化」,老是喜歡吃相同的食物做一樣的運動一成不變也很容易延長卡關的時間

【改變飲食】

  1. 變換食材:先檢視自己原先的飲食內容,有沒有「大量重複出現或是絕對不吃」的食材,例如:完全不吃澱粉、只喝無糖豆漿、只敢吃燙青菜等,長期執行會讓身體缺乏某些營養素,造成飲食不均衡,影響代謝,只要透過食材變化、適度增減,平時很常吃的可以用其他同類的食材代替,例如:只吃地瓜可以換成燕麥;完全不吃或不敢吃的可以增加一點,例如:熱量稍微提高一點的欺騙餐像是常吃雞胸肉可以暫時換成熱量較高的牛排燙青菜可以偶爾吃炒青菜不過建議仍是以原型食物為主
  2. 變換時間:注意自己飲食的時間是否會距離睡前太近晚餐變成宵夜吃也可以搭配168斷食法來修正飲食時間如果有搭配運動時注意運動後黃金60分鐘內有沒有適度補充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以減少因運動而流失的肌肉肌肉量下滑容易導致基礎代謝率下降所以運動後可以吃一拳頭大的水果加一份乳清蛋白粉
  3. 營養輔助:適度補充可以提升基礎代謝的營養素,例如:維生素B群兒茶素咖啡因等,也有助於更快突破停滯期!

【改變運動】

原先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建議在停滯期時適度增加有氧運動及肌力訓練而已經有固定在運動的朋友可以:

  1. 變換部位:檢視自己有氧運動及肌力訓練的菜單是不是只有固定鍛鍊某一些肌肉群或是只固定做有氧運動或只做重訓可以調整運動處方鍛鍊不同的肌群例如:只有快走當有氧運動可以加入一些棒式啞鈴等肌力訓練
  2. 變換強度:除了將運動時間拉長外增加運動強度才能達到有效的訓練例如:將散步速度加快變成快走快走改成邊跑邊走重訓注意器械重量與組數的變化是否已經能輕鬆完成而缺乏重訓效果必須適時增加負重的重量了

【改變作息】

多喝水、不熬夜、紓壓放鬆及充足睡眠才能減少水腫及壓力荷爾蒙對減肥計畫的影響讓我們更順利突破關卡持續朝健康體態躍進喔!

文/張佳鈴 營養師